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9:17 点击次数:161
别一见“化瘀”就猛喝三七粉,以为在搞“血管大扫除”,结果越扫越虚!中医讲“瘀血”不是垃圾,而是“交通瘫痪”,车(血)动不了,路(气)也堵了。
真正的化瘀高手,从不蛮干,讲究“疏肝以通路,补阳以推车”,这才是“瘀去新生”的最高境界!
图片
为啥先疏肝?因为肝是身体的“交通指挥中心”,主疏泄,调气机。《黄帝内经》说“百病生于气”,气滞则血瘀。你天天生气、压抑、熬夜,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血流就像早高峰的二环,走不动!
图片
表现出来就是:两胁胀痛、情绪抑郁、女性经前乳房胀、舌边紫暗。这时候,光活血不行,得先“疏通路况”。柴胡6g、香附6g、玫瑰花3g、郁金3g,泡水代茶,理顺肝气,气行则血行,瘀血自然松动。
图片
第二步,补阳!很多人不知道,阳气才是推动血液的“发动机”。《难经》讲“气者,人之根本也”,阳虚则寒,寒则血凝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怕冷、手脚冰凉、舌淡紫有齿痕,这是“阳虚血瘀”,好比冬天路面结冰,车轮打滑。
图片
这时候非温不通,得用“热力引擎”。黄芪9g补气行血,桂枝6g温通经脉,《伤寒论》里的桂枝茯苓丸就靠它化癥瘕;再加点淫羊藿6g,补肾助阳,让全身“暖气开放”。
图片
临床观察发现,单纯活血药如丹参、川芎,短期有效,易复发;而配合疏肝补阳,瘀阻改善更持久,尤其对慢性颈动脉斑块、子宫肌瘤、陈旧性损伤效果显著。
图片
参考方:柴胡6g、黄芪9g、桂枝6g、当归6g(养血活血)、炙甘草3g。此方暗合“补阳还五汤”与“逍遥散”之意,攻补兼施,适合气滞阳虚夹瘀者。煮水代茶,每周3-4次。阴虚火旺、实热出血者禁用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加拿大2.8pc刮刮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